7月13日,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在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武汉业务中心就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解决办法与记者进行了坦率的交流,其观点鲜明,发人深省。
水泥行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李叶青表示:我国水泥行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无论是产能总量还是年消费量都达到了世界之最,全球超过50%的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和水泥消费集中在中国。看上去似乎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在过去十几年持续高速发展所创造的“总量奇迹”,但“总量奇迹”下揭示的却是我国水泥行业深层次的危机,那就是我国人均水泥消费量已经超过了1.5吨,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水平。
纵观全球各国的发展历史,无论是曾经高速发展的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现在的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更无从谈起保持这一水平。而且近十年来,我国每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中水泥消费比重也在持续减少,从2000年1.8吨/万元,下降到目前0.6吨/万元。因此,即使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继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速度,人均水泥消费量的减少也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行业内部分企业无视行业发展规律和行业大局,继续新建和扩大产能规模,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当前“洪水漫坝”的恐怖形势。这就好比人在洪水来临的高坝上行走,大坝虽然暂时安全,但水位仍在不断上涨,如果不加防范和疏导,其结果必然是坝毁人亡,使行业发展走向衰退,使国家经济和财富蒙受巨大损失。
这种惨痛的历史教训在世界上屡见不鲜。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经济衰退前,水泥人均消费量接近1吨,而现在只有500公斤,导致一半以上的水泥生产线关停,财富浪费。更加具有警示作用的是西班牙,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这个只有5000多万人口的国家水泥年消费量达到了5600万吨,国内在大力兴建水泥生产线的同时大量进口水泥。而金融危机后西班牙的水泥需求锐减至1400万吨,使得西班牙70%的水泥企业停产,50%以上的员工遭到解雇,社会失业率达到30%以上,同时还波及向其出口水泥的埃及水泥公司以及控股埃及水泥公司的国际水泥巨头。
此时,我们每一位水泥业内人士都应该扪心自问,能让这样的情景在中国发生吗?既然“垮坝”的祸根在于绝对的产能过剩,避免“垮坝”的唯一办法就是“泄洪”,让多余的产能“泄出去”。因此,中国水泥行业要走的路,短期是“去库存”,长期是“去产能”。
“去库存”是“吃止痛片”式的短期权宜之计
李叶青把“去库存”形象地比喻为“吃止痛片”。所谓“去库存”,即是通过停窑限产来控制短期的产能释放。当一个区域只有几家水泥企业时,各企业之间利益分配相对容易,自然会因为行业整体性利益产生默契。但当一个区域内有几十家水泥企业时,企业实力强弱有别,这种默契就相当脆弱,有的企业必然会拒绝限产停窑,破局的结局无可避免。
谈到今年水泥行业利润下滑的现实,李叶青说:这正是“吃止痛片”这一权宜之计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最好例证。今年水泥行业利润下滑既有基建供给不足,重点工程削减,房地产市场调控,城市建设资金缺乏等造成需求下滑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国内水泥产能仍在增加,新增的5000吨、10000吨生产线还在投产。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限产停窑必然难以维持,水泥行业出现价格战、行业利润下滑也就不可避免。
历史的教训多次证明,在产能过剩时代,行业涨价像聚沙成塔,历经艰难,降价如洪水冲沙,瞬间完成。当危机来临时,规模越大受到的冲击反而会越大。
在未来10-20年里,谁也无法保证水泥行业在保持20亿吨需求量的基础上,依然能够维持每2%-3%的增长,更何况还在不断发生不理智的扩大产能行为。所以,单纯依靠停窑限产“去库存”,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吃止痛片”式的短期权宜之计,而从长远来看,最有利于行业未来的是“去产能”。
“去产能”是“外科手术”式的根治办法
对于当前业内提出的“利用淘汰落后(1500t/d以下)新型干法生产线来有效控制产能”这种“去产能”的说法,李叶青认为这个说法有些不完整。
首先,淘汰“落后”产能不能简单地以生产线的“新”、“旧”来划界。上世纪80-90年代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已经运转20-30年,如果没有进行技术升级、节能和环保改造,淘汰还情有可原。但淘汰21世纪,甚至05年、06年新建投产的生产线则令人思考了。这些新投产的生产线批复时也是代表先进的新型干法技术,如果因为其市场定位、技术配套等不合理,现在没几年就要淘汰,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当时批复这些生产线的合理性,这种不合理地新建导致的淘汰其实质是去国家GDP财富的做法。
其次,淘汰“落后”产能不能以生产线的“大”、“小”来划界,更不能借关“小”而再上新的大型生产线。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万吨线并不是技术性革命,单线产能的大小也并不是决定工厂“优”和“劣”的关键,其核心在于企业的管理水平。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西藏公司1000吨生产线地处海拔3650米,含氧量仅60%,无论是地址环境还是气候条件在公司内都是最差的,但综合能耗和运转水平一直名列公司前茅。再者,在一个市场需求有限的地区,如建6条5000吨生产线,由于全部产能难以被市场消化,能发挥1-2条线的产能就较为理想。而同地区1000吨生产线,由于产能容易被市场消化,只要生产运行管理得当,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反而更好。
当前,行业内部分企业打着“优胜劣汰”的旗号鼓吹越大越代表先进技术的概念,其实质是贪大求洋,其目的是扩大产能。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在产能扩张上或许保守,但更负责任。公司至今还搁置2007年的建线批文,而更多地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集中在节能减排效果的提升。
所以,淘汰“落后”,不完全在于生产线的“新和旧”,更不在于生产线的“大和小”,关键在于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淘汰“落后”不能增量淘汰。
李叶青直言:“去产能”的真正实质恰恰是“做减法”,彻底关停过剩的、生产效率低下的生产线。这是“泄洪”的最佳途径,但过程可能很痛苦,因为在泄洪的过程中泥沙俱下,难以存活。在这个过程中水泥企业采取的办法有两种:
第一种办法:通过惨烈的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局。过去行业内曾用此类办法意图迫使立窑退出市场,但结果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实践证明:一旦市场进入到低价竞争阶段,立窑可以根据市场好坏开开停停,更何况新型干法!所以,通过单一的低价竞争手段难以有效达到自动淘汰的结果。但如果通过市场竞争降低并购成本,实施并购后,市场好的生产线可技改升级,但差的直接关停淘汰,这才是长久之计,也符合“控制总量”的要求,而不能采取单纯地新建和扩建。
第二种办法:“去产能”的最佳途径是进行大范围的并购重组。近几年行业内出现了不计成本的收购行为,暂可称之为“增长式的并购重组”。此类重组方式如同在股市进入到反转上升周期内采取的追涨策略,仅在市场前景向好,盈利空间明显的前提下方才可行。这里谈到的大范围并购重组,有别于前者,可称之为“去产能式的并购重组”。当行业的拐点出现时,水泥行业将进入长期甚至永久性的下降通道。此时考虑的是低位收购,并根据市场真实需求,对产能进行合理配置,保留运转市场需求匹配、环保水平达标、节能减排效果理想的生产线,永久关停其他不合格生产线,退出市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颜色革命”后,西欧国家低价并购东欧企业后彻底关停的经验值得我国水泥行业借鉴,此类“外科手术”式的“去产能”方式是根除产能过剩毒瘤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去产能”的组合措施------关、停、并、转
李叶青表示“去产能”的过程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单靠水泥企业“去产能式的并购重组”难以快速、经济、彻底地实现“去产能”的目标。只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和骨干企业协同行动,通过“关、停、并、转”的组合措施,才能尽可能减少“去产能”过程中的风险和代价,彻底解决水泥行业产能过剩。
“关”:政府主管部门应在项目批复、市场准入、水泥生产许可证发放、环保达标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生产线坚决取缔;
“停”: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竞争能力相对较差的企业无法实现正常运转,被迫停产;
“并”:对运行和停产的企业进行合并重组,在合理价格上进行整合,为“并”后“做减法”做好前提准备工作;
“转”:整合完成后,彻底关闭不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线,让其永久性地退出市场,使企业形成合理有效的产能配置,行业集中度由此得到大幅提高,行业供需关系得到缓解。同时,利用水泥窑在“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废弃物方面的优势,实现由水泥生产向环境服务的转型发展,为水泥行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最后,李叶青用历史来比喻行业:目前我国水泥行业好比处于春秋末期,一旦进入战国时代,离真正的“统一”也就不再遥远。他最后感慨地说:“去产能”经历的时间越短,行业和企业遭受的损失和痛苦就会越少。只有坚定地走“去产能”这条必由之路,在将来才能彻底避免我国水泥行业遭受灭顶之灾,才能真正实现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控制总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的目标。